机构把脉CPI 预计货币政策维持中性
对于中国最新物价走势,多家金融投资机构认为,6月CPI上涨主要受去年基数较低影响;预计下半年整体通胀仍然温和,货币政策偏向中性。
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,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.7%,环比持平;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下跌2.7%,环比下降0.6%。
各家机构对此作出评估,其中,摩根大通预计中国全年CPI涨幅在2.6%左右,低于政府原定目标。尽管下周公布的实体经济数据仍不一定乐观,但高盛/高华认为,决策层仍无意大幅放松政策立场。
整体信用状况略宽松或中性
6月CPI略高于预期,主要是受以蔬菜和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以及基数效应影响。预计CPI仍将处在良好的控制之下,今年余下几个月将维持在3%以下,或在该水平左右。预计2013年全年平均CPI同比涨幅将为2.6%。
近期银行同业拆借压力会在未来几周内进一步缓和,但银行同业拆借压力的影响不会结束,而且可能对经济复苏构成下行风险。
摩根大通预计2013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额将达到18万亿元,其18.5%的增速远远高于预测的名义GDP增速。信用状况将从“非常宽松”转向“适度宽松/中性”。
政策转变可能会影响银行贷款行为和金融市场,而且不能排除意料之外的信贷紧缩风险。但央行具备防止此等结果产生的政策空间。
存在降准或降息需要
中国的通胀仍然处于温和区间,本月的通胀率回升主要受到了去年低基数的影响。PPI通胀率环比下降0.6%,下滑幅度与上月相同,同比仍为负值,也表明工业需求仍然较为疲弱。
澳新维持CPI全年增长2.5%的预测。这远低于政府3.5%的控制目标。由于PPI通胀率向CPI通胀率存在明显的传导效应,较弱的PPI通胀数据表明在未来1-2个季度内,CPI难以出现明显的上升。
温和的通胀表现与近期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的举动,形成了鲜明反差,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举动,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过快增长的行为。央行应该根据通胀、经济增长以及就业表现,来决定未来的货币政策基调,而应该让银监会来承担更多的银行监管责任。因此,央行应该根据经济和通胀的表现,通过降准或者降息来稳定经济的表现,并提振市场信心。
货币政策会维持中性
6月CPI环比0%,增速略高于前八年6月平均-0.3%的季节性跌幅。PPI环比下跌0.6%,反映国内需求仍然偏弱,尤其是重工业仍然面临去库存压力。
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数较低,预计,今年三季度CPI和PPI同比增速将比二季度有所回升。但全年CPI通胀压力不大,PPI将维持通缩。预期2013年通胀增速与去年基本接近。
货币政策会维持中性。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“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,合理保持货币信贷总量”。且最新通胀数据显示CPI仍然温和、PPI继续通缩,不构成货币政策紧缩的理由。
决策层无意大幅放松政策
季调后的整体通胀率、食品通胀率以及非食品通胀率环比均明显回升,这意味着同比CPI的反弹并不仅仅是基期效应所致。肉价、特别是鸡肉价格的上涨对食品价格的反弹起到了推动作用。虽然目前没有所有非食品CPI分项数据,但居住、衣着、旅游、烟酒等分项指数均推动了CPI环比反弹,同时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持稳。
最新的食品价格数据表明7月份CPI可能保持在高位。虽然6月份PPI同比/环比双双回升,但仍深处负值区间。
如果CPI通胀率的反弹势头继续,那么就算定于下周一发布的实体经济活动数据小幅弱于预期,决策层的政策应对空间可能会因CPI表现而受到压缩。实际上,新领导层应该原本就无意大幅放松整体政策立场,因此和过去几年发生这种情况相比,通胀高于预期的净影响可能要小得多。
精索静脉曲张怎么做好预防工作马凡氏综合征并发症
脑供血不足临床表现
外阴尤因肉瘤患者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