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床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儿童床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一线调研一根糯玉米演绎的供给侧改革

发布时间:2021-01-08 18:57:53 阅读: 来源:儿童床厂家

从卖饲用玉米到卖鲜食玉米,效益翻几倍

近年来玉米种植效益持续下滑,在濉溪县孙疃镇陈楼村,种粮大户陈印节却越种越带劲。这是为啥?

一进陈楼村,田野里翠绿挺拔的玉米就给出了答案:这里农民种的是不多见的糯玉米。陈印节的900多亩玉米,就有400亩是糯玉米。

种了多年饲用玉米,为啥要换糯玉米?陈印节对记者说:“这都是市场逼的。”

“玉米价格不断跌,销路还不好。我心想这咋弄?就出去看,转一圈盯上了糯玉米。 ”陈印节试着种几亩,发现很受消费者欢迎,一下思路就打开了:啥好卖种啥。

糯玉米一年两熟,效益好。饲用玉米论斤卖,一亩纯收入一般不到300元;糯玉米论个卖,价高还畅销,一亩纯收入上千元。“糯玉米效益高不意外。”在省农科院的玉米专家王俊看来,糯玉米和甜玉米等鲜食玉米几十年来一直有种植,但不成气候,主要原因是没什么人吃。今天,人们对“精品粗粮”有了更大兴趣,消费量快速增加,自然供不应求。

现在,皖北清一色的饲用玉米格局正在改变,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“长势”越来越好。

不仅是玉米,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过剩。去年,我省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616亿斤提升到683.5亿斤。产量高了,效益却没相应提高,原因是结构不适应市场。以调结构作为核心,我省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推进粮经饲统筹、农牧渔结合、种养加一体,发展果蔬茶等特色农产品,着力把农业综合效益“调”上去。

调结构效果显著。从今年夏粮看,主产区小麦面积稳中有增,一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非主产区面积缩减,总产和单产双提升。这显示种植业整体布局不断优化,真正做到了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。

从今年秋粮看,全省调减双季稻、籽粒玉米、棉花155.3万亩,增加一季稻、大豆、蔬菜168.2万亩,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、粮改饲29万亩。这种面向市场,以供求信号导向的面积增减,为效益提升奠定了基础。

加工优质玉米打品牌,精品出“溢价”

光种还不行,还得会卖。

陈印节告诉记者,在跟加工企业打交道时发现,糯玉米在地头一般1块多钱一根,经过蒸汽熟化,真空包装,价格能卖到3块钱。增值的秘密,在于多了加工环节。

搞个加工厂是不是能挣更多钱?陈印节越想越心动,跑贷款、学技术、买设备,很快就热火朝天干起来,“困难很多,但是政府也给予很多支持。 ”

陈印节赶上了好机遇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省土地流转加快,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壮大。因势利导,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加强扶持,培育现代农业的带头人。现在加工厂已投入使用,带动不少农户搞甜玉米种植。

“加工后每亩玉米利润2000元,翻一倍。 ”陈印节说,他还注册了“顺军”作为商标,开发礼品装。随后又开发罐装玉米饮料、真空包装鲜食玉米粒以及食用玉米黑色素等,产品线越拉越长。

从卖玉米棒子到卖玉米产品,陈印节赚得更多。

种强销弱、量大链短,是我省农业的突出短板。调结构、增效益,不仅要在地里做文章,更要提高加工能力。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在调顺产业体系上,突出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,推出许多含金量高的举措。

年初,我省出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,重点组织实施优质规模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、农业新业态拓展、龙头企业培育、农产品品牌创建等五大工程,到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8000家,并培育一批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“甲级队”。

今年前5个月,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197.4亿元,增长10.5%,增速提高5个百分点。通过产业链传递带动,农民调结构更有的放矢。通过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机制,农民得以分享更多增值。

以优质农产品对接市场,追随消费升级

除了400亩鲜食玉米,陈印节还种了500多亩黄玉米。既然鲜食玉米效益更高,为啥不全种上?

“啥只要多了,肯定卖不上价。 ”陈印节很有感触地说,这些年村里有人种葡萄、梨子等水果,一开始效益都好,十里八乡一哄而上就不行了。

农民的朴素认知,蕴含着经济学基本的供求关系定律。从全省看更加一目了然。我省是玉米大省,常年种植面积一千多万亩,如果都发展鲜食玉米,当主粮都吃不完。安徽玉米必须立足饲用。

饲用玉米就一定效益不行吗?

去年夏种,陈印节找到隆平公司,订购了专用玉米种子。这种玉米粗蛋白含量高,每吨高1%就能多卖50元;到秋收,别的农民在地头卖给贩子,他用网袋挂起来晾晒。 “主要是防霉变,而且等几个月价格从每斤七毛二涨到八毛钱。算下来每亩多卖近200元。 ”陈印节说。

为了跟上加工企业要求,陈印节说他正在筹划建烘干塔,以稳定玉米品质。

“作为饲料加工大省,我省企业每年从省外大量买玉米,主要是本地玉米经常霉变,饲料企业不敢用。 ”安徽隆平农业合作社投资公司总经理朱立猛透露。这样的供需失衡,在很多农产品上都存在。

“长期重产量而忽视生产与消费、产品与市场衔接,对品种、品质和品牌建设重视不够。 ”省农委副主任王华说,结果就是“想卖的卖不掉,想买的买不到”。面对新问题,我省从供给侧入手,引导农民从追求高产向优质转变,以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为重点,形成更加合理的农产品供给体系。

2015年开始,我省多个玉米产区推行“优质专用安全饲用玉米”种植。前不久我省又出台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,计划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多个专项行动,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。

长期以来,我省以中筋小麦为主。但食品工业发展对强筋和弱筋小麦需求在增长,产与供脱节。于是,去年全省41个县(市、区)开展专用品牌小麦生产,总面积达530万亩。品质为先让农民尝到了甜头。从今年夏粮看,全省小麦三等以上比例占85.6%,比上年增加52.5个百分点。由于品质好,价格高,全省小麦因品质提升每亩比去年增收130元左右。

【专题】砥砺奋进的五年 安徽勇闯领跑之路

小学生寒假趣事作文

回忆往事

写说明文的作文